公司新闻
1XBET官方网站南海两月推动30多项工作见效规模、范围为近十年之最 校地合作升级 科技创新蓄能
1XBET官方网站南海校地合作又有新动作:8月8日下午,一批高校代表参观广东中科安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与政、企相关部门座谈交流1XBET官方网站。
此前一天,南海举行万名学子进企业系列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学子实地参观千灯湖创投特色小镇、季华实验室及广东星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沉浸式领略南海产业发展情况。
事实上,自5月31日召开与广东工业大学全面深化战略合作交流会开始,南海拉开了新一轮校地合作的序幕。短短两个月时间,广东工业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佛山大学、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高职)纷纷入局。
截至目前,南海已取得不少于30项校企合作工作进展,涵盖了产研合作、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多方面内容。
这是过去十年来,南海校地合作中从未有过的规模与密度。南海,在下一盘什么样的棋?
本月初,位于狮山镇的广东中海万泰技术有限公司与佛山市技师学院签约,结对开展学生学徒制培训。同一天,南铝应用科技也与省机械技师学院签约结对。
近段时间,类似的活动在南海各地频繁上演,5月31日是起点。这一天,南海区召开广东工业大学—南海区人民政府全面深化战略合作交流会暨重点项目签约活动,希望双方在原来良好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加深在新能源、智能制造、半导体、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领域的合作。
这是一记发令枪。整个6月,南海对全区高等院校进行了摸底、走访、调研,全面了解南海本地10所高校(高职)的专业设置、人员分布等情况,并与院校围绕整合校地资源、强化人才集聚、共建共享活力新南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此后,南海加快拥抱广佛高校的步伐。7月9日,南海区全面深化校地融合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佛山大学仙溪校区召开,会上南海发布了《关于加强校地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工作方案》,明确将与区内10所高校(高职)深化战略合作。
此后,市、区政企组团拜会中山大学,双方就校地合作、成果转化、师生创业就业和科研合作等方面开展交流洽谈;与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开展座谈交流,明确将成立广师大校地合作工作小组,寻找更多校地合作切入点;与广东东软学院签订校地合作协议,在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育、科普基地建设、团队创业孵化等方面全面深化校地融合……
政府努力推动,市场反响热烈。在校企对接层面,九江组织迪奥比家具、富美家具等多家企业代表走进华南理工大学,校企双方就绿色时尚家居设计、和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进行了技术项目和人才引进等供需对接交流。
位于丹灶的原点智能与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签约共建激光先进制造现代产业学院,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链有机衔接。
位于里水的一方制药与澳门大学正式签署联合实验室共建协议,聚焦中成药及健康产品的研发与创新,为产品工艺优化及临床精准定位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广东微纳院与华南师范大学工学部举行合作签约仪式,聚焦领域,共同探索“企业家+科学家+工程师”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
更大范围的互动交流也在频频发生。过去一段时间内,广工大“万名师生南海实践计划”启动,首批近200名师生走进瀚蓝绿电、广工大研究院、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等参观交流;20名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进驻南海区企事业单位,开展为期6周的科研攻关工作;10名北大学子在南海区相关党政机关暑期见习;广东东软学院与属地狮山联和社区共建“工作站”,100多名东软学生以此为阵地,为狮山基层治理和发展注入“青动力”。
近十年来规模最大、频次最密、范围最广的一轮校地合作热潮,正在南海大地上涌动。
校地合作,在南海不是个新鲜词。早在20世纪90年代,珠三角地区就有了“星期六工程师”。当时,广州的大学老师、工程师等掌握先进技术、理论的高知人士,每逢周末就到佛山等周边城市“走穴”,既赚了外快,也给当地带来了新技术、新观念。
这便是最初的校地合作。后来,从点到面,校地合作更进一步,变成了机构之间的正式合作。
在这个过程中,南海收获颇丰。如本轮校地合作的“起点”广东工业大学,11年前,广东工业大学带着产学研合作的使命来到南海,设立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11年来,该院累计引进300多名国内外高端人才,引进孵化316家高科技企业。
不只是广东工业大学,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南海还与武汉理工大学共建仙湖实验室,与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共建佛山(华南)研究院,均取得不错的成效。
去年,中央成立科技委员会。今年开始,全国多个省份组建省委科技委员会,且基本由“一把手”担任科技委主任。今年6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再看省、市:今年开春,广东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提出,要加快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佛山也提出下一个目标:规上工业总产值由现在的3万亿元跃升到4万亿元,同时也明确:要实现这一目标,不能做“3+1=4”的简单加法,必须走产业与科技融合聚变的发展之路。
南海向来是佛山产业的“课代表”。今年南海明确,在“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扩容”,把高水平农业纳入其中,与高技术制造业、高品质服务业并列,形成“三高四新六集群”的现代产业体系。其中“六集群”指信息装备制造、氢能和氨氢融合装备制造、安全应急三大新型千亿产业集群,以及现代金融服务、文旅商贸、食品康养三大新型特色产业集群。
科技创新,以及实现科技创新最核心的人才,最大的供给者是谁?答案很明显:高校。而合作,讲究共赢。这也是一众高校乐于接过南海抛出的“绣球”的原因。
目前,南海拥有制造业企业超过5万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超4400家、高新技术企业4159家1XBET官方网站、“专精特新”企业846家。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为高等院校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和转化机会。
同时,南海是佛山创新资源最集中的地方,拥有佛山唯一的大学城。南海也是佛山与广州接壤的前沿阵地。而广州,是全国在校大学生最多的城市,拥有7所双一流大学,超过164万的在校大学生。
可以说,南海是佛山最有可能通过校地合作、科创引领,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新产业加速聚集,形成更具竞争力、更加年轻态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区域。
不难发现,这一轮汹涌澎湃的校地合作热潮中,南海区委、区政府是最重要的谋划者与推动者。
这篇足以影响南海科创与产业格局的“大文章”,势已起,未来如何干?或许可以从谋划者在多场校地合作活动的发言中找到答案。
在那场堪称“起点”的广东工业大学深化战略合作交流会上,南海区区长王勇提出六个“共”,即高质量发展使命的共担、新质生产力领先的共识、创新联合体载体的共通、广州都市圈资源的共享、企校政协作机制的共建与产学研体系改革的共赢。
如上所说,南海工业基础雄厚,拥有年产值2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16个,千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2个。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南海具有更好的产业基础,拥有更高的起点,这是南海的优势。
与此同时,掌握着先进科学技术、庞大人才队伍的高校,拥有赋能地方发展的强大能量。而要通过校地合作充分发挥能量,将“象牙塔”内的知识与技术创新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双方就必须在思想与认知上达成共识,以高度的使命感,把发现发明与生产验证结合起来,实现更高水平的科技供需平衡与生产关系变革,共育新质生产力。
在此基础上,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联合体的建设,将是接下来南海校地合作的重点。具体的做法包括科创平台与企业之间的资源互通共享,高校与企业共建常态化沟通、协作机制,以及产学研体系的改革等。
以科创平台为例,经过这些年的大浪淘沙、动态调整,目前南海累计建成科创平台33个。“科创平台的开放程度有多大1XBET官方网站,协同研发的潜力就有多大。”王勇认为,平台之间可以拓展横向的合作,平台与企业之间,也可以建立起“企业出答卷、政府建通道、科研机构答题”的机制,让创新联合体的载体实现设备共享,以及科技人才、科研经费、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共通。
如今,南海已推动15家科创平台共享仪器超2700台,价值达10.7亿元,“南海企业拥有强大的生产设备和丰富的应用场景,推动实验仪器与车间设备交叉应用,将催生出一大批更智能、更高效、更低碳、更安全的新型生产工具。”王勇说。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轨道交通。今年5月,广佛南环、佛莞城际开通,与佛肇城际、莞惠城际首尾相连,实现“四线”贯通运营,形成一条全长258公里,横跨广州、佛山、肇庆、东莞、惠州5座城市的交通大动脉。通过这条轨道交通大动脉连接起来的,是一个GDP总额超6万亿元、区域常住人口达5000万的沿线城市群。
“交通是共享程度最高的资源,也是最重要的现代经济因素之一。”王勇表示,南海不仅要依靠属地的高校,还要勇敢地走出去,以开放的姿态,抓住“湾区大号地铁”、深中通道开通等时代机遇,在广州都市圈乃至更大的湾区范围内,通过跨界合作,汇聚更丰富的、更充足、更便捷的各方资源,推动人才、资本、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创新要素便捷流动、整合共享、高效利用。
通过校地合作,南海正在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转移的“死亡谷”上,架起一座“铁索桥”。期待未来,这座“铁索桥”越走越宽、越行越稳。